3月26日,以“强硬”和“务实”著称的普京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,战胜其他10名候选人,并以50%以上的得票率,当选为俄联邦第二任总统。这标志着俄罗斯一个新时期开始,说明俄大多数人把“强国富民”的希望寄托在年富力强的普京身上。
去年8月9日,俄总统叶利钦解除斯捷帕申总理职务,任命当时名气还不大的俄联邦安全局长普京接替。12月31日,叶利钦又提前辞去总统职务,任命普京为代总统。随后,俄决定提前举行总统大选。普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即达到权力顶峰并非偶然。
首先,普京出任总理后,顶住国内外的种种压力,在车臣展开反恐怖行动,歼匪万余名,解放了民族分裂势力盘踞9年之久的、包括首府格罗兹尼在内的车臣绝大多数地区,使这个“国中之国”回到俄罗斯人民的怀抱,并遏止了一些地方政权的离心趋势,从而得到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。
其次,普京及时组成“团结”竞选集团,并在短短两个月内使之成为国家杜马第二大政治力量,由于在杜马中建立了强有力的亲政府的议员团,结束了多年来反对派利用议会多数同政府对抗的局面。在控制庞大行政管理机构的同时,努力使立法机构基本上按照克里姆林宫的意志行事,从而为其实施自己的路线和政策创造了必要条件。应该说,结束府院之争是俄政局走向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第三,普京在2月15日正式成为总统候选人以后,没有安于“天时地利政通人和”的局面。为打破自己和选民之间的“神秘”隔墙,他风尘仆仆,日夜兼程,访问东南西北的十多座城市,接近各界代表,阐述对各种问题的立场和看法,增加了选民对自己的了解,成功地把竞选中的领先地位保持到终点。
此外,普京尽量超脱于各种政治力量之上,从而得到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政治精英、强力部门和各地方政府、以及多数社会政治力量的支持。他倡导走富国强民之路,在竞选纲领中承诺“要向贫困开战”,振兴经济,“使人民过上好日子”。当然,去年以来俄经济形势比较稳定,持续近10年的滑坡趋势得以扭转、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等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。
由于俄目前仍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,政治和社会问题成堆,经济潜伏着危机,综合国力下滑,因此普京的担子并不轻松。从普京最近的一系列讲话看,一是需要建立一个由内行实干家组成的高效、廉洁的总统办公厅和政府领导班子;二是开展反腐败及打击其他严重犯罪的斗争、加强立法和法制、整顿秩序,以重塑国家政权的良好形象和权威;三是解决社会问题,兑现提高工资和退休金等各种许诺,增强人民对新政权的信任度;四是采取措施发展本国工农业生产,反对重新私有化,加速实行土地改革,争取吸引大量外资;五是调整对外政策,开展东西方平衡的外交,以巩固俄的大国地位;六,进一步解决车臣问题,在继续采取军事行动消灭匪徒的同时,逐步恢复车臣的经济和正常的居民生活。
总之,随着总统大选尘埃落地,俄罗斯将掀开历史的新篇章。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世纪之交以及新的千年将如何振兴,不仅对俄罗斯人民,而且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(本报莫斯科3月27日电)